第(3/3)页 “飞起来了!飞起来了!”小宝拽着风筝线跑,鞋上沾的沙子甩得到处都是。 弟弟蹲在沙地上,用树枝画风筝,画得歪歪扭扭的,还在旁边画了个小人,说是自己。“姐,你看我画的!风筝比真的还大!” 槐花支起画板,往纸上涂颜料,风把画纸吹得“哗啦啦”响,她就用石头压住纸角。“我要把风也画进去,用浅蓝色,像流动的水。” 傻柱在河滩边砍了根枯树枝,削成根木剑,递给弟弟:“拿着玩,别往人身上戳。” 远娃坐在石头上,给孩子们剥鸡蛋,蛋壳剥得干干净净,蛋白光溜溜的。“快吃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 许大茂举着手机对着河对岸拍:“家人们看这风景!水是绿的,天是蓝的,沙子是黄的,比油画还好看!槐花快画,这素材绝了!” 中午在河滩上吃午饭,葱油饼就着风吃,别有一番滋味。小宝咬了口饼,沙子“咯吱咯吱”响,他也不在意,照样吃得香。 “这饼比在家吃的香,”小宝含糊不清地说,“有风的味道。” 弟弟从兜里掏出颗野栗子,是张爷爷给的,埋在沙子里焐热了,剥开来,香气直往鼻子里钻。“姐,你尝尝,沙子焐的比锅里炒的甜。” 槐花咬了口栗子,果然又面又甜。“真好吃!回去我让张爷爷教我,把栗子埋在院里的沙子里焐。” 傻柱举着个烤红薯过来,是在河滩边用石头垒灶烤的,皮都烤焦了,掰开里面金灿灿的。“快吃,热乎的。我小时候在这儿烤红薯,被我爸追着打,说我烧了生产队的草。” 远娃笑着说:“你小时候比小宝还淘。”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烤红薯:“家人们看这原生态烤红薯!没锅没灶,用沙子烤的,甜得流油!想吃的扣1,我出教程!” 吃完午饭,槐花躺在沙地上,举着万花筒看云彩,里面的云彩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风筝,有蝴蝶的,有老鹰的,还有个像傻柱的斧头。 “天上有好多风筝,”槐花对弟弟说,“比小宝的还多。” 弟弟凑过来看,眼睛瞪得圆圆的:“真的!还有个像三大爷的算盘!” 小宝的风筝线突然断了,风筝摇摇晃晃地往河对岸飘。“我的风筝!”小宝急得直跳。 傻柱“噗通”跳进河里,水不深,刚到膝盖,他蹚着水往对岸走,把风筝捡了回来。“给,就是尾巴湿了,晒晒就好。” 小宝接过风筝,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,又“噗嗤”笑了。“谢谢傻柱叔!您比我爸还厉害!” 下午风小了些,远娃带着孩子们在河滩上捡贝壳,捡了满满一兜,有圆的,有扁的,还有带花纹的。 “这个像小花,”槐花举着个带花纹的贝壳,“我要把它粘在画框上,装饰我的画。” 弟弟捡了个最大的贝壳,扣在耳朵上听。“里面有风声!跟咱院的风声不一样,更大。”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贝壳:“家人们看这天然艺术品!比商场卖的海螺还好看!想要的扣1,我让远娃哥给你们寄!” 傻柱在河滩上挖了个小坑,灌上水,说要教孩子们捉小鱼。“这坑叫‘迷魂阵’,小鱼游进来就出不去。” 果然没一会儿,就有几条小鱼游进坑里,小宝伸手去抓,小鱼“嗖”地溜走了,溅了他一脸水。 “太滑了!抓不住!”小宝抹着脸笑,脸上的沙子混着水,变成了泥。 远娃媳妇在家缝补衣裳,听见院里有动静,出来一看,是三大爷在给向日葵浇水,水壶嘴的水流得很慢,像在数着滴数。 “三大爷,您这浇水跟绣花似的。”远娃媳妇笑着说。 “这你就不懂了,”三大爷掏出小本子,“向日葵下午两点喝水最解渴,一次喝三百毫升,多了少了都不行。我这水壶一分钟滴六十滴,滴五分钟正好。” 张奶奶坐在廊下,给槐花的画稿装裱,用的是她年轻时的红绸子,剪了些小蝴蝶贴在旁边。“这画得配红绸子,才显得热闹。” 傍晚回家时,每个人都成了土猴,头发里、衣服上全是沙子,走路“咯吱咯吱”响。小宝怀里抱着贝壳,手里拎着湿风筝,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歌。 “张奶奶!我们回来了!”小宝冲进院,沙子掉了一地。 张奶奶出来一看,笑着说:“你们这是从沙堆里滚了一圈?快打水洗脸,我给你们熬了绿豆汤,解解暑。” 槐花把画板举给张奶奶看,上面画着河滩的风景,风筝飞得比云彩还高,风用浅蓝色涂着,像流动的纱。“张奶奶,您看我画的风,是不是会动?” “会动会动,”张奶奶摸了摸画纸,“比真的还好看。这画得收好了,王编辑来了准喜欢。” 傻柱把湿风筝挂在绳子上,说要晾干了明天再放。“这风筝经住考验了,河都飞过了。” 远娃在井边打水,给孩子们洗脸,沙子“哗哗”掉在盆里,盆底很快积了一层。 “爸,沙子里有星星,”弟弟指着盆底的沙子,在灯光下亮晶晶的,“比天上的还多。”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沙子:“家人们看这战利品!河滩的沙子,带着阳光的味道!我要装瓶留着,等槐花出书了,撒在书里当书签!” 三大爷凑过来看沙子:“这沙子含硅量高,能当磨脚石。我给你们算过,一斤沙子能磨十双鞋,比买的磨脚石划算。” 晚饭喝绿豆汤,绿豆熬得糯糯的,汤里放了冰糖,甜丝丝的。小宝喝得最快,碗底朝天,还举着碗给张奶奶看:“我喝完了!还能再喝一碗!” 张奶奶给他又盛了一碗:“慢点喝,别呛着。你看你这衣服,全是沙子,我给你泡在盆里,明天搓。” 槐花把贝壳倒在桌上,一个一个摆好,像在开贝壳展览。“这个给张爷爷,这个给李奶奶,这个最大的给傻柱叔,谢他帮我捡风筝。” 弟弟拿起个小贝壳,往里面放了点沙子,说要养条小鱼。“等我养出小鱼,就画下来,跟姐姐的画放在一起。” 远娃坐在石桌上,给自行车链条上油,沙子粘在链条上,擦了半天才干净。“这自行车跟着遭罪了,明天得好好擦擦。” 傻柱蹲在旁边看,手里转着根木剑:“明天我再去河滩一趟,给孩子们砍根木头,做个小推车,能推着贝壳玩。” 许大茂举着手机对着夜空拍:“家人们看这星星!比河滩上的还亮!咱院的日子就像这星星,一天比一天亮堂!今天的直播就到这儿,明天见!” 夜里,院里的灯亮了,暖黄的光裹着绿豆汤的甜香,飘向远处。槐花趴在石桌上,往河滩的画上添了几颗星星,用白色颜料点的,亮晶晶的。 小宝把贝壳摆在窗台上,说要当风铃,风一吹,贝壳“叮叮当当”响,像在唱河滩的歌。 弟弟抱着他的小画板睡着了,梦里还在说:“我的小鱼长大了……” 远娃在修收音机,螺丝刀“咔咔”响,张爷爷蹲在旁边看,手里转着个旧电容。“这电容还能用,洗洗擦点油,比新的结实。” 张奶奶坐在灯下,给槐花缝沙包,用的是她穿旧的蓝布褂子,里面装着河滩的沙子,缝得密密的,说让槐花明天跟院里的孩子玩。 三大爷在石桌上算着什么,算盘珠子打得“噼里啪啦”响,时不时念叨:“去河滩来回四里地,消耗三个馒头,捡回二十个贝壳,值……” 傻柱扛着斧头往家走,说明天一早去砍木头,给孩子们做小推车。“得做个带斗的,能装下小宝的风筝。” 风穿过院子,槐树叶“沙沙”响,像在重复河滩的风声。槐花把画稿收进书包,打了个哈欠。她知道,明天醒来,院里还会是这样——有人烙饼,有人修自行车,有人算沙子,有人做小推车,热热闹闹,平平淡淡,却比任何远方都让人踏实。 第(3/3)页